—— 全国地质勘查基金发展纪实
总体规模壮大,协调联动到位,运行机制顺畅,找矿成果扩大,分担风险明显。记者近日从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下发的《全国地质勘查基金情况通报(2015年)》(以下简称《通报》)获悉,2014年,全国地质勘查基金坚持基本定位,加强协调联动,在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促进地质找矿突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策调控,化解风险’是地勘基金的基本定位,两级基金协调联动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谈到全国地勘基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程利伟感触颇深地说,建立中央地勘查基金和省级地勘查基金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两级地勘基金的整体功能,合力促进地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是新时期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必然要求。
规模壮大成果显
2014年,全国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继续贯彻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部署,着力加强重点矿种、重要成矿区带前期勘查,发挥引导拉动社会资金的政策调控功能,在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促进地质找矿突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规模进一步壮大。截至2014年末,全国有28个省(区、直辖市)建立了省级地质勘查基金,中央和省级地质勘查基金累计总规模达480亿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9.8%。2014年,全国地勘基金投入54.02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总投入的18.l%和矿产勘查财政投入的61.5%,是财政资金投入矿产资源风险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的是,受矿业经济形势下行压力的影响,尽管中央和省级地质勘查基金总体规模不断增大,但投入水平开始下滑。2014年,全国地勘基金整体投入比2013年减少13.95亿元,同比减少18.5%,部分省级基金出现超过50%的投入下滑。
矿产勘查取得重要成果。截至2014年末,全国地勘基金累计投资矿产勘查项目7909个,新发现矿产地1421处,其中大型566处、中型474处。其中,内蒙古大营西段铀矿普查初步控制铀资源量达大型矿产地规模,圈定3处找矿靶区,使铀矿化带向西推进20千米,并发现新的铀矿化层位,在大营铀矿奠定世界级超大型铀矿资源基地的基础上,再次较大幅度地扩大资源储量规模;江西省朱溪钨铜矿重点突破区的浮梁县铜坞-乐平市柏树坞铜多金属矿在发现厚大铜钨矿体并初步控制矿床远景达超大型规模的基础上,新发现埋藏相对较浅、品位高的富大矿体;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2个卤水钾盐普查初步估算可提交氯化钾资源量超过2亿吨,显示柴达木盆地深部找钾的巨大潜力;新疆西昆仑火烧云一带发现超大型MVT型铅锌矿床,初步估算铅锌资源量1025万吨,远景铅锌储量2000万吨;湖南省花垣县大脑坡矿区铅锌矿探获铅锌资源量486万吨,厚度大,产状平缓,宜大规模开采,为隐伏超大型铅锌矿床;河南省宜阳县煤下铝(粘)土矿普查项目初步估算铝土矿资源量5022万吨,耐火粘土资源量1117万吨,为大型优质铝土矿矿产地;甘肃省宁县和盛-泾川县荔堡煤炭普查预期获得煤炭资源量共计55.26亿吨;贵州省织金地区磷(稀土)矿勘查累计查明磷块岩矿石资源量35亿吨,为超大型磷块岩矿床。
引导拉动社会资金方式多样化。项目和资金继续集中向高风险矿种前期勘查倾斜,发挥降低勘查风险的作用,积极探索地勘基金投资新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矿产勘查,合作投资途径方式呈现多样化态势。安徽等省份修订出台了新的基金管理办法,鼓励社会资金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与地勘基金合作开展矿产勘查。受全球矿业深度调整的影响,社会资本投资矿产勘查意愿下降,合作项目数量及资金占比出现下降。2014年全国地勘基金新增合作项目数占全部新增项目数的l3.9%,合作项目投资占当年全部投资的14.45%。
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中央地勘基金继续坚持“财政预算、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不断完善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项目论证、组织实施、质量监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权益处置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省级地勘基金在协调联动的机制下,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并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台了各具特色的地勘基金项目组织实施、资金运行、成果处置、奖励激励等方面的制度办法,基金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协调联动力断金
2014年,全国地勘基金管理机构坚持基本定位和投资原则,进一步加强协调联动,不断完善基金运行管理制度,在引导拉动社会投资、助力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两级基金协调联动机制运行平稳,作用有效发挥。”程利伟介绍,2014年,中央地勘基金管理机构坚持与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省级地勘基金管理机构采取召开协调联动工作会议、落实信息交流报表制度、通报全国地质勘查基金情况、加强项目合作、开展项目管理情况调研交流等措施,进一步推进两级地勘基金协调联动工作,两级地勘基金的整体功能不断得到发挥。特别是,两级地勘基金合力推进一批整装勘查区和重点突破区的找矿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在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报》显示,2014年,两级地勘基金继续坚持集中投向高风险矿种的前期勘查,增强了社会资金在矿业市场低迷期投入矿产勘查的信心,其中,中央地勘基金项目几乎全部为高风险的预查和普查项目。同时,投资矿种和区域各有侧重但相对集中,两级地勘基金均以国家能源和紧缺大宗矿产资源为重点投入矿种,中央地勘基金投向同时兼顾国家规定保护性开采或限制开采的优势矿种,省级地勘基金同时兼顾本省特色矿产和地方经济发展支柱性矿产。
“总体上,全国地勘基金投向明显集中于整装勘查区和重点勘查区。中央地勘基金投资面向全国,除北京、上海、天津外的28个省区市都有中央地勘基金项目,但相对集中于矿产勘查程度偏低、找矿潜力较大的西部省区、东北以及中东部传统资源大省。各省级地勘基金资金全部投向辖区内,西部省区、中东部传统资源大省和资源产业依存较高的省区资金投入较多。”程利伟分析说。
在投资方式和投入结构上,二者也略有差异。中央地勘基金合作投资项目数量和资金投入比例均高于全额投资项目,省级地勘基金项目和资金投入以全额投资方式为主,合作投资比例较低;在合作投资项目中,中央地勘基金投入总体少于社会资金投入,省级地勘基金投入与社会资金投入大致相当。
《通报》还显示,两级地勘基金找矿成果显著,但通过探矿权出让和转让等方式实现成果处置的项目数量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中央地勘基金成果处置项目全部为合作投资项目,省级地勘基金成果处置项目则以全额投资项目为主。受成果处置率低、矿业处于深度调整周期等影响,地勘基金投资收益变现周期较长。
上下一心,其利断金。《通报》显示,2014年,中央地勘基金坚持稳中求进和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调整改进工作思路,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着力强化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深入推进职责任务落实,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全面加强项目实施过程、施工质量和找矿成果的监管与跟踪管理,对“煤铀兼探”、单矿种找矿试点、整装勘查区以及江西省铀铜钨矿重点突破区等项目加强组织协调,继续部署了“旁站式”监理和“产学研”综合研究课题。95个项目开展野外地质工作,完成钻探工作量25.4万米,一批项目获重大找矿成果。项目调研清理工作取得扎实成果,国外专项收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矿产地储备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据了解,近年来,中央地勘基金投入继续以高风险勘查阶段的项目为主,继续坚持主要投向非油气能源矿产和国家急需的有色金属矿产及贵金属矿产,逐步加强对金刚石等紧缺非金属矿产的投入,适当兼顾稀土等矿产的投入。2006年~2014年,中央财政累计批复11批共计412个中央地勘基金项目,安排项目资金449871万元,实施矿产勘查类项目405个,累计发现92处大中型矿产地。2014年,中央地勘基金项目新发现矿产地共14处,包括大型以上矿产地5处、中型5处,取得了一批重大找矿成果。
省级地勘基金在找矿方面也是捷报频传。《通报》显示,截至2014年,省级地勘基金累计实施各类项目9307个,投入资金4354244万元。其中,矿产勘查项目7504个,资金3676857万元,分别占项目和资金总数的80.6%和84.4%。2014年,省级地勘基金共实施825个勘查项目,投入资金491016万元,新发现矿产地304处,其中大型矿产地74处、中型矿产地121处,小型矿产地109处。截至2014年,省级地勘基金累计新发现矿产地1329处,占全国省级地勘基金投入矿产勘查项目总数的17.7%,其中大型矿产地504处、中型矿产地444处、小型矿产地381处。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省级地勘基金累计新增资源量显著的矿种主要是煤炭15130亿吨、铁矿120亿吨、铜矿1669万吨、铅锌矿2313万吨、金矿976吨、水泥用灰岩268亿吨、磷矿86亿吨。
稳妥推进求突破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矿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国地勘基金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于今年出现转折,在发挥国家财政资金对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引领作用和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面临重大挑战。矿业权登记困难、项目成果处置率低、项目退出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一些长期存在且亟需破解的难点依然存在,此外,还出现了基金投入快速下滑、勘查成本增高等一系列新的挑战。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趋势下,地勘基金的改革发展任重而道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二阶段目标的最后一年。面对全球矿业深度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形势、全面深化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及地勘基金运行管理遇到的难点,全国地勘基金管理机构积极探索创新基金运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基金调控拉动作用的有效途径以及加强联合投资合作勘查的方式方法,推动两级地勘基金协调联动工作在方式和内涵上不断深化发展。”程利伟表示。
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地勘基金体制机制改革。随着国家财政投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提速,全国地勘基金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也需要加快。中央地勘基金管理机构将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矿产勘查领域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发挥基金作用的体制机制与运作模式,精心设计好改革方案,加强与两部的汇报沟通,加快推进各项准备工作,努力为基金管理改革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使之在促进矿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是继续保持地勘基金管理工作平稳运行。一方面,全球矿业深度调整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投资矿产勘查大幅下滑,落实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和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358”目标,需要国家实施积极财政和宏观调控政策。另一方面,地勘基金体制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推进的过程。因此,在改革进入实质性操作之前,全国地勘基金仍需按现行方式运行,以保证基金投资和运行管理各项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合力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二阶段目标。
三是继续做好两级地勘基金协调联动工作。坚持地勘基金“政策调控、化解风险”的基本定位和“不与市场争权、不与企业争利”的运作原则,努力破解基金运行管理中的难题,创新协调联动工作方式,深化协调联动工作内涵,提高两级地勘基金信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两级基金在项目规划部署、立项论证、实施监管、成果验收、权益处置等环节的协调配合,探索两级基金联合投资合作勘查的现实途径。□(王琼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