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触到梁文道先生的《我读》系列丛书,从“道长”深入浅出的书评论调,引申出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以此为鉴,浅谈自己对读书的一点感受。
读书,无非分为两种。有的人看书像跑步,有的人看书像钻井,就看看书的人以什么心态看书了。像跑步的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虽然每天占用多数时间阅读,可仅仅喜欢体会阅读时的乐趣,而不去深究其义,书读的不少,可读过之后也十有八九忘得差不多了。而像钻井的人则把自己当成半个学者,虽然阅读一本书占用大量时间,却能把书吃的更透彻,真正了解作者所表达的内涵。书中不乏名言美句也能信手拈来。且不说两种习惯孰好孰坏,只是看书的人心态不同罢了。
就像作者在书中所举的例子。琼瑶的爱情小说,我们是像看一部电影一样迅速而轻松地把它看完还是像研究《红楼梦》那样透彻地读完?两者所花的时间跟气力完全不同,就看你觉得值不值了。假如你只是娱乐消遣,很轻松地翻阅一下琼瑶的书是无所谓的;假如你是一个学者,要研究琼瑶的爱情小说,则要研究里面的主题,研究里面的人物情感。就像对待一本学术著作一样去仔细阅读,要划线做笔记,要钻进去看。
这是两种典型的阅读习惯。一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另一种则是为了寻找乐趣。曾经在《曾国藩传》里看到曾国藩读史书非常有毅力,能够坚持每天读十页,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且他在修身十二法中还讲过他的阅读习惯: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像曾国藩这样每天很有纪律地去干某件事情是很让人敬佩的。而这种习惯不仅仅是阅读,更像一种修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就是对自己每天坚持跑步,坚持了20多年跑步生涯的经验总结,以及怎样通过跑步去悟道的过程。通过跑步不仅锻炼了一个作家的身体、精神还有意志,更悟出了这个人的人生态度及其存在的境界。
曾一度以曾国藩这样的“完人”为楷模。坚持每天读书不二,然因读的不论是有着刘晓波独特语言风格的《激荡三十年》《大败局》等财经作品,还是《白夜行》《解忧杂货店》这类推理小说,又或是《袁腾飞讲历史》《鱼羊野史》这类历史讲义很容易让人欲罢不能,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读书不二”的习惯,本以为自己真正达到了曾国藩的境界,其实不然。
比如前段时间读的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是费老先生在1947年出版的描写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社会学名著。作者用浅显通俗的语言描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构成、功能、运行体系等等。书中蕴含的诸多道理发人深省,时至今日,理论观念仍不过时。但是初读这类社会学书籍,作为一个理工男,不免感到深奥和枯燥乏味。因此共14篇的小论文,几百页的小册子大概前前后后、反反复复读了一个月之久。不是不想快快读完,而是由于诸多方面的限制,比如,一是不能深切体会作者的写作背景;二是书中不乏许多社会学理论及专业名词理解起来可谓艰难。于是读该书时看上几页便觉得索然无味,转而去看其他有意思的书籍。因此持续了一个月时间才艰难读完。后又反复拜读第二遍,才渐见其义。
本以为自己“读书不二”,可在这件事上才觉得自己相差甚远。曾经以为书友给我说,他如果喜欢某个类型的书,就一次买很多本这类书籍。比如说突然喜欢经济学,他就买很多经济学方面的书。把自己培养成半个经济学家他才心甘。当时我觉得他的读书习惯过于偏激,因为要是我的话,一下子买这么多书,我可能会不知所措,然后就失去了最初的激情。但是接触了梁文道的《我读》这本书,才意识到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主题阅读,也是被很多知名学者多推崇的阅读方式。因为这时候作为读者已经不是为了看书而看书,而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阅读。就像一个学者,给自己设定了目标,在此目标下搜集相关或不同层面的书籍来阅读,包括上网、看报纸、看杂志,这时候的学习阅读是最主动的,也是最易接受知识的,因此被诸多学者所推崇。
谈到阅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阅读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原来传统的纸质书籍和报纸也逐渐被电子产品所取代。不论是茶余饭后我们低头刷的微博、朋友圈,还是坐公交、地铁无聊时看的网络小说,碎片化阅读都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时想在闲暇时光手捧一本书,静静地阅读都变成一种奢侈。在诺大的城市图书馆里看书的就寥寥数人,几乎用手指也能数的过来。相反在国外,尤其是伦敦,可以称得上是读书者的天堂。新旧书店鳞次栉比,各具特色,且每家书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文历史故事被人称道。身处因《查令十字街84号》被人熟知的查令十字街,惊喜,发现往往与你不期而遇。因为这里的书店跟我们日常看到的书店不同,我们平常去书店会发现每家卖的书都差不多,大家的规矩都一样。可能某位作家顿时火了,书架上会摆满这位作家的作品,或者一本书上了架半年、一年甚至几年卖不出的话就得下架了。但是在查令十字街你会看到一些很坚持自己风格的书店,就是喜欢某本书,即便50年没人买,还是要把它放在书架上。
曾经在一个访谈中记者问著名出版人张立宪怎样看待快节奏生活中阅读的缺失?他这样回答,阅读在人的生活中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自然而然的存在,而不用做多么强的装饰,也不用有多么强的功利,同时阅读也是能够体验到更丰富的人和故事和另外一种生活态度的最有效最简单也最丰富的方式。是啊,面对快节奏、浮躁的生活与其啧有烦言、虚晃度日,不如手捧一本书,还心灵一片净土,还生命一场修行。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倡导全民每天读书一小时。我曾经问一位书友你为什么喜欢读书。他这样回答,他觉得读书跟吃饭、睡觉一样,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习惯,也没有觉得自己很好学。要是突然让他不读书,可能他会不知所措。简单的回答道出了阅读的关键,如果都养成他这样的习惯,全民阅读也就不是一句口号了。
史铁生在《诚实与善思》中有一段关于阅读的思考写出了真谛:读书也是一样,不要多,要诚实;不在乎多,在乎善思,孩提之时,多被教导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近老之时才知,若非善思,这习惯实在算不得太好。读而不思,自然省得出去惹事,却容易养成夸夸其谈的毛病,说了一大片话而后不知所云。国人似乎更看重满腹经纶,但对奇思异想,却多摇头——对未知之物宁可认其没有,对不懂之事总好斥为胡说。现在思想开放,常听人笑某些“知识分子”是“知道分子”;岁褒贬明确,却似乎位置颠倒。“道可道,非常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读书所求,莫过知“道”。而知也知之,识也识之,偏不入道者,真是“白瞎了你这个人儿”。
所以,阅读时广泛涉猎未尝不可,因为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但是多学善思,则会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去包容。(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