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Reports杂志日前发表了题为《中国南方严重的夏季热浪和干旱强烈降低了碳吸收》文章,指出2013年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的热浪和干旱事件,对陆地碳循环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得初级生产力下降,进而影响整个粮食产量。该项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袁文平教授牵头负责。
每年不断加剧的热浪和干旱能够间接地影响碳循环过程,这样的历史事件在近百年来并不常见,因而缺乏干旱和热浪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的研究。2013年夏季,中国南方地区遭受了113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干旱和热浪袭击,该项研究就是针对这次干旱事件对碳循环的影响展开的。
研究区范围为中国南方9个省与2个直辖市,约占全国面积的15.28%,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选取1960年~2013年区域内的191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数据,并结合气候研究中心数据集来计算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数据产品来计算叶面积和叶绿素的变化及其对热浪和干旱的响应。此外还使用6个涡动相关观测塔来获取生态系统通量。通过光能利用率模型和集成生物圈模拟器来计算总初级生产力、生态系统呼吸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研究结果发现,2013年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持续两个月之久的热浪和干旱,显著地降低了植被指数和初级生产力,进而持续影响区域的碳循环,并造成了自1960年以来较大的负的粮食产量异常。根据模型的预测,未来的热浪和干旱的发生将会更加剧烈,在评估未来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时,必须重视热浪和干旱的强烈影响。(马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