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等多重考验,达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好形象,保持先进性的目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反腐败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用心良苦、想方设法,或因地制宜,或不拘一格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
然而,据笔者观察,接受警示教育的领导干部,因为态度不一样,效果也大不一样。有些人善于吸取形形色色的前车之鉴,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慎终如始警钟长鸣、廉洁从政。还有一些人把警示教育当形式、做笑料,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那边嘲笑“前车”的奇谈怪论言犹在耳,这边自己却在一天天、一步步变成后人的“前车”。 案头就有一例。7月27日,《检察日报·廉政周刊》披露,河南省南阳电视台原台长田岭,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私利,受贿30余万元,还挪用公款250万元。
去年7月,法院以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一年。田岭刚走上领导岗位时,曾经常告诫自己,要洁身自好,做到四个“绝不能”——绝不能不按规矩办事,绝不能以权谋私,绝不能辜负党的教育和培养,绝不能身后落骂名,因而有人称其“不食人间烟火”。那时哪怕有人送一篮鸡蛋,田岭也会毫不客气给退回去。不仅如此,他还曾去监狱接受过警示教育,听过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不过,当时的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阶下囚。 应当肯定,警示教育对多数受教育者来说,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警示警醒警策作用。然而,如同注射疫苗一样,总有少数人“不为所动”。
据有关资料介绍,到目前为止,常规接种的疫苗,有效率大约在90%至98%之间。换句话说,没有任何一种疫苗有效率能达到100%,没有一种疫苗能够保证接种后一定能让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并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可想而知,直接注入体内的疫苗尚且如此,何况只是“眼睛看一看、耳朵听一听”的警示教育。 其实,不用说偶尔接受警示教育的人,就是经常警示他人的人,也未必一个个都能够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有这样一名领导干部,在位时经常教育部下和他人:大家不妨去三个地方看一看——不妨去医院看一看失去健康的病人,不妨去殡仪馆看一看失去生命的死人,不妨去监狱看一看失去自由的犯人——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珍惜健康、珍惜生命、珍惜自由了。应当说,此话不乏真知灼见。然而遗憾的是,这名领导干部最终自己也沦为犯人。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所产生的永远是辅助作用,内因才是决定性的因素。由此推论,最好的警示教育是“自省”。
那么,领导干部怎样才能做到真正自省、经常自省呢?最基本的有两条:一是学会知足常乐。少与大款比享受,多与先进比贡献。须知,工作再忙,身体再累,待遇再低,只要健健康康、和和美美、平平安安,人生就是幸福的、快乐的。二是加强学习修养。不被金钱遮望眼,但求心里无邪念,自觉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笔者感悟,人生如同房屋。长年累月不通风、不打扫,再好的房子也会落满尘埃、布满蛛网,甚至霉变生虫。值得关注的是,时下一些领导干部,不知是工作忙,还是觉悟高,不用说“一日三省”,就是“三日一省”也做不到。更有甚者,“长年不省”。
于是乎,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自律,念念不忘的是追求享受、攀比金钱多少,缓缓变化的是理想信念动摇、意志消沉。田岭便是这样一个反面典型。他从一开始的几个“绝不能”,到后来的处处“频伸手”。这样的反面典型之所以出现,根本原因不在于是否参加过警示教育,而在于忽视经常反思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