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如一日在家整理地质资料,整理编印了一套约500万字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遥感资料信息卡片》无偿捐给大队,甘愿为找矿做一块铺路石,他就是江西地矿局赣南队75岁的物化探高级工程师杨衍忠。
1960年他从北京煤炭工业学院物化探专业毕业后,先后在902、909、物化队和赣南队工作,1969年起他先后担任分队技术负责人和大队物化探主任工程师。他白天在野外从事物化探找矿,晚上在房间计算、摘录资料、记笔记、绘制图片。他最闪光的找矿成果之一就是发现了会昌岩背锡多金属矿田(荣获国家找矿成果一等奖)。
上世纪80年代,杨衍忠先后承担了《南岭地区地质找矿成矿预测大普查》和《江南地轴多金属成矿预测》,使他了解了闽、粤、湘、赣四省的地质资料及物探遥感资料。他还亲自到赣南多个知名矿区勘查、调研,把收集齐全的地质矿产、物化遥感等资料进行整理和探索,并做了摘录和笔记,几十年下来他手中收集的江西南部各种矿点的地质资料多达数千份,足有数百斤重。老地矿人的“良心地质”使他做了一件特殊的事:就是把江西南部地质矿产信息整理成一套完整的卡片及登记表。杨老知道他收集的这些地质资料的价值不可估量,“若不把这些资料综合起来编录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卡片,给后人提供找矿信息,这就是浪费。因为后人不可能再收集这么齐全。”
杨老患肺气肿晚期,身体极差,他“最怕马克思不给我时间”。数年前,杨老屡次住院,医生说他只有三年的生命。如今,三年早已过去,杨老的体重只剩下90斤,但他却更加执著于他的工作。杨老每天坐在家中编写卡片长达六七个小时,他从《江西南部18县一市(原广昌县属赣州地区)矿点资料信息卡片》等九个方面矿产资料入手,编撰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卡片,估计总字数会突破500万字。20年一路走来,杨老现编撰的信息卡片已超过420万字,垒起来近两尺厚。在杨老家的大衣柜、书橱、床底下、沙发下及房间每个角落,都堆满了他收集、编写的资料、手稿、图纸、笔记本,就连客厅墙上也挂上了地质图纸。这20年的春夏秋冬,杨老基本不出家门,天天在办公桌上一边查阅老资料、一边编写卡片。眼睛不好使,他就拿放大镜看,以每年编写30万字的速度在与生命和时间“赛跑”。已写坏了数百支圆珠笔、水笔,用去数百斤纸张,杨老准备再花1~2年时间把余下部分编完,力争2014年全部完成。
杨老先后被省地矿局、赣南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文明职工、五好家庭等诸多荣誉称号。看着杨老每天坐在同一位置,左手拿放大镜、右手握笔,一边翻阅资料一边观看地质图,又一边用彩笔描图、绘图、校对,老伴心疼地说:“你都70多岁了,还如此拼命工作,没人给你发加班工资。”杨老把眼睛一瞪:“党和国家培养了我50多年,我就是要用生命回报党、回报地矿事业,我不能去野外找矿了,但我可以为后人做一块铺路石……”
其实这位红军后代、老共产党员、老地质队员杨衍忠,早已把他的生命、信念、智慧和地矿人崇高的价值观融入“铺路石”之中,他就是一块地质找矿人的闪光铺路石。